今天(原本)在等補習的時候,一個人走進了Initial逛逛。Initial是一個我挺喜歡的本地品牌,衣服的設計、質料和手感都很好,最重要的是,每一家分店的擺設都不同但卻充滿藝術味道。因為減價的關係,我買了人生中第一件Initial的外套(事實是一次過買了兩件),質料和剪裁都是我一直想擁有的。
回到家裡,我決定要認識這個品牌更多,結果我找到這個:
時裝夢成真
20 歲可能是很多人還在發夢的年紀,但劉芷凝已開設了她人生中第一間的時裝店 INITIAL,7 年後,她第 7 間的同名時裝連鎖店月前剛在尖沙咀開幕。
首次開時裝店……自小都愛「扮靚」及留意時裝潮流。18 歲時在一間時裝設計公司工作,覺得自己在時裝設計方面很有興趣,所以決定和男朋友 (現時丈夫) 一起儲蓄,計劃開設一間小時裝店,第一間店舖在元朗的商場開設。那時是小本經營,資金靠自己和男朋友的儲蓄及家人的支持。所有事情均在嘗試階段,不會太花費,由店舖裝修、買布料到設計工作都是「一腳踢」。
首宗生意及首次落淚……首個客人是一個和我那時差不多年紀的女孩,最深刻的是她不是買我們設計的衣服,而是買了一個 420 元其他品牌的皮手袋,就是因為她沒有買衣服,令我哭了一整晚,因為我很擔心我們的衣服「滯銷」,幸好第二天已經有顧客買我們的設計。
首個設計……是一條杏色的斜布長褲,有兩個前袋,可束腰帶,款式屬於 smart casual,上班或去街都適合,售價是 590 元,以新品牌來說,那時的銷量已經不錯。
首次衝出元朗……幸運地 2003 年沙士一役對公司生意影響不大。在 2004 年我們在朗豪坊商場開設第 4 間分店,這是很重要的里程,標誌著 INITIAL 要走向 high street fashion,客路也需要拓展到有較高花費力的行政階層。
首次結業……2006 年,我們需要更多資金將 INITIAL 擴展到較高檔的商業區,故決定結束元朗及荃灣 3 間分店,然後集中資源在觀塘 APM、銅鑼灣和金鐘開店,高檔化是企業應走的方向。
首個難題……在開設第 5 間分店時,員工開始增加,人事變得複雜。可能自己缺乏人事管理經驗,根本不知如何適當地顯示老闆的威嚴,同時又不想傷害與員工之間的感情,於是我聘請一些有管理前線人員經驗的主管,助我解決問題。
首間概念店……這間集時裝、cafe 及 salon 的 shop in shop 三合一概念店是由我丈夫構思的,主要提供一條龍服務,方便客人在整理頭髮及選購衣服後,順道坐下喝一杯咖啡,緩和一下急速的都市節奏。
創業第一章
堅持品牌風格,帶領潮流卻不隨波逐流;洞悉員工心態,與他們多溝通,增加他們對公司的歸屬感及熱誠;不停加入新元素及構思,如增設男裝及選購特別的牌子,要不斷帶給顧客新鮮感。
自小對時裝潮流已甚有觸覺的劉芷凝,於 2000 年與現時丈夫一起創立 INITIAL,衣飾的用料主要來自日本,擁有自己的設計團隊。現時她和丈夫已開設了
7 間分店,最近一間店舖集時裝、cafe 和 hair salon 於一身 ,月前在尖沙咀開幕。
http://www.jessicahk.com/common/content.htm?link=jessica/0711/lifestyle/20071024lifestyle0314/content.htm&t
看過之後,我突然覺得我的新外套更加可愛。終會有一天,我也會擁有我自己的創作,也許是畫,也於是首飾。這也是我一直支持本土創作的原因之一(我也想將來有人買我的東西嘛)。
Tuesday, January 15, 2008
Initial 外套背後的故事
Posted by
Sylvia Ng
at
11:13 PM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