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一早起來,先恭喜了正式成為顧員的A醫生,然後處理了一下麻煩事。後來因為事情變得太混亂,我忍不住打給另一位A吐吐苦水,說著說著,又說到那個會的事。
我跟A說,我搞不懂為甚麼現在的人,都不再懂人情世故,也不懂得分輕重。
當年我在偶然的機會下加入了這個會,後來甚至加入了幹事會。在同輩後來都為了別的事情而不再當幹事的時候,我在留在這個會三年了。當年我選擇當幹事,就是看中了這個會裡面的人情和豐厚的人力資源。讀一讀本會歷史,不難就能明白這個會成立的目的不是為了揚名立萬,而是為了凝聚一班有心有能力的年青人。那時候的我,雖沒甚麼機心,但也覺得能夠有機會藉當幹事去認識多點「勁人」也是一件好事。這些年來,在跟前輩慢慢地變得平起平坐,然後成為「朋友」之前,我對他們都是恭恭敬敬的。我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,也得到很多的肯定。這些年來,我覺得我最大的福氣,就是遇上他們。
然後又過了四年了。四年之後,我感到這個會變了質。現在會裡的年輕人,都很有魄力,想把這個會發揚光大,又或是,想藉這個會做自己事業的踏腳石。有野心有幹勁是好的,但做到表面風光,內裡乾涸就有點本末倒置。一個會能夠壯大,是靠傳承。舊人留下來,有心的新人加入,團隊就變大了。我知道現在的幹事,很重視對外的活動和形象,卻不再重視內部關係。有時候,或許他們會覺得,我們這些「前輩」很礙事,但我的經驗告訴我,只要這些嘮嘮叨叨的前輩願意給意見,他們就還是愛這個會,還是會在我們有需要的時候出一分力。
有時候我會說晦氣話,說,因為現在的後輩都不再尊重我們,我再也不要受著氣來交會費了。的確很多時候,我都會這樣說。但有更多時候,我跟那些已經成為知己好友的前輩們一聚起來,難免就會談到會的近況。我知道,他們也跟我一樣,現在為著沒辦法跟現在的新會員、新幹事會建立起關係而感到很無奈。我們無奈和痛心,是因為我們都受了這個會的恩惠,而得到特別的經驗和不可多得的友誼。
去年有一個晚上,那位很關心這個會的長輩打電話給我,請我多多關心後輩,答應他會帶動我的朋友們,主動去協助會的成長。那位長輩,從會成立的開始就在支持我們,而在我年幼無知地當上會長的時候,也是他給予我很多協助和意見。從他的語氣,我聽得出他早就觀察到這個會有裂痕,而他也像我們一樣,怕自己變得可有可無。不是嗎?每一年他當主人家請我們去吃飯,每一年我們都說是長輩請客,今年收到的信是說,這是internal gathering。甚麼時候我們都不再懂得感恩和尊重?
我想到去年今日的這個飯局。我為了見一見長輩,於是怕交際的我也硬著頭皮,拉著C跟我一起去。我還記得,那一天剛踏入門口,會長就來跟我們打招呼。但他並沒有介紹我們跟新人們認識,也沒有指示我們屋主在哪裡。對他來說,那一刻最重要的好像是袋應該放哪裡、飲品有甚麼和唱K可以自由點歌。沒有人記得,吃這一頓飯是為了甚麼,也沒有人記得,有這樣認識彼此的機會,是誰促成的。
那時候,在我當幹事的時候,我就告訴自己,我已經不再是小孩子,人情世故一定要學習,不能丟自己的假。我看著現在的幹事,我不禁要問自己,是不是我沒有盡力這些我學到的傳承下去?禮貌、尊重、感恩。學會這些基本的,才能叫自己將來表現得大方得體,才能叫別人也欣賞你尊重你。
我少有會把這些事寫出來。但愛之深,責之切,我不是針對個別幹事的辦事方法,而是為著這個會的變質而心痛。每次我看到寫得不妥當的電郵,看到不好的活動安排,我心裡都會掙扎好一陣子,在想究竟要不要提醒負責人一下呢。不提我就於心不安,提的話我又怕別人怪我多事,甚至擺前輩款。久而久之,那種不安的感覺,都成為麻木,只是偶爾又再收到那些不妥當的信件,神經又被抽動一下。
你們知道嗎,我們這些前輩會員,還是會為你們痛心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