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寫《抱抱俏佳人》。
昕處處不願在人前承認風,表面上是因為年齡,但那個最根本的矛盾其實是勇氣。我不瞭解跟一個比自己年小五年的人拍拖是怎樣的感覺,而對我來說,年齡其實是一種感覺而不是一個數字。只要對方成熟得讓自己安心,比自己年小也不是大問題。(比自己年長的又怎樣,有很多不也是像孩子一樣吧?)
昕說她跟風一起的時候可以做回成為女強人之前的自己。於是我在想,也許她對風的若即若離,其實是兩個她的爭戰。一方面她想放下女強人的身份,另一方面覺得女強人這個保護罩讓她很安心。她不知道風的出現是否值得她放下自己的防線,於是自然地她就不停地做這個放下身段的實驗。
早陣子我已經在想,假如我沒有戀愛的對像,並不是因為我不可愛,而是因為我沒有那樣的勇氣豁出去。當你開始覺得自己的生活挺好,讓另一個人走進自己生命裡的機會成本就顯得很大。更何況,我知道我會喜歡上的人,大概跟我也有一樣的體會,於是沒有誰會輕舉妄動。那是因為事業和朋友之類的,能夠在自己掌握之內所以教人安心,但愛情卻不能明言。
Friday, October 29, 2010
大日子
Posted by
Sylvia Ng
at
1:09 AM
有兩件好事情發生。
第一件事,就是我的另一個blog終於從蜘蛛網裡被拯救出來。我的另一個網誌,其實開了一、兩年,原本的意思是寫關於手作仔的東西,順便看看會不會有人看了網誌有興趣買我造的頸鍊。剛剛幫家姐造了兩套飾物,於是就順道寫一個entry了。賣飾物這個念頭也不是為了賺錢,我算過,除非開店也賣材料和開班,只賣手造飾物是賺不了錢的。我只是想自己做的東西,找到一戶好人家吧。為自己做飾物,很快就失去興趣了。
另一件事,就是已經確定了我的論文合格,而我正式拿到我的碩士了!現在想起來,寫論文的那幾天真的是非人生活,現在我在公司裡,做甚麼都不覺得苦。大概是我仍然在learning curve的開頭吧,而我的學術生命已經到頂了。所以說,我是沒有讀博士的才能了。
因為知道合格了,於是拉了A醫生去看《抱抱俏佳人》。A醫生是丁太的番薯,於是他曾經好差的說過,呢個世界上面應該得我肯陪你去睇林峯。(我:車!)戲比預期中好,葛文輝和麥玲玲的加入有點驚喜,只是我比較抗拒無線組合的演員。我和A都覺得周秀娜的角色不應該由她來演,但數來數去也只數到鍾嘉欣可以。於是我大叫,救命,那不就是變了無記電視劇了嗎。
其實這次林峯的角色已經有點突破,最少比電視裡的他開放得多。哈,說起來,我跟A看到林峯的一次在床上睡醒的一幕,都很自然地想起他的演唱會然後笑了起來。
(說了一大堆沒有深度的「影評」。其實我完電影確實有些感受,不過要組織一下才能寫下來。睡一覺才想吧。)
第一件事,就是我的另一個blog終於從蜘蛛網裡被拯救出來。我的另一個網誌,其實開了一、兩年,原本的意思是寫關於手作仔的東西,順便看看會不會有人看了網誌有興趣買我造的頸鍊。剛剛幫家姐造了兩套飾物,於是就順道寫一個entry了。賣飾物這個念頭也不是為了賺錢,我算過,除非開店也賣材料和開班,只賣手造飾物是賺不了錢的。我只是想自己做的東西,找到一戶好人家吧。為自己做飾物,很快就失去興趣了。
另一件事,就是已經確定了我的論文合格,而我正式拿到我的碩士了!現在想起來,寫論文的那幾天真的是非人生活,現在我在公司裡,做甚麼都不覺得苦。大概是我仍然在learning curve的開頭吧,而我的學術生命已經到頂了。所以說,我是沒有讀博士的才能了。
因為知道合格了,於是拉了A醫生去看《抱抱俏佳人》。A醫生是丁太的番薯,於是他曾經好差的說過,呢個世界上面應該得我肯陪你去睇林峯。(我:車!)戲比預期中好,葛文輝和麥玲玲的加入有點驚喜,只是我比較抗拒無線組合的演員。我和A都覺得周秀娜的角色不應該由她來演,但數來數去也只數到鍾嘉欣可以。於是我大叫,救命,那不就是變了無記電視劇了嗎。
其實這次林峯的角色已經有點突破,最少比電視裡的他開放得多。哈,說起來,我跟A看到林峯的一次在床上睡醒的一幕,都很自然地想起他的演唱會然後笑了起來。
(說了一大堆沒有深度的「影評」。其實我完電影確實有些感受,不過要組織一下才能寫下來。睡一覺才想吧。)
Sunday, October 24, 2010
秋風起,談談情
Posted by
Sylvia Ng
at
5:28 AM
我對天氣的變化尤其敏感。每一年天氣開始轉涼,人就會變得感性。
那天跟B聊天的時候,B問我,假如有一天,你身邊的好朋友突然考慮以你作為終身伴侶,你會怎樣?我想了一下,說,也許我會考慮這個可能性。當下我就明白,為甚麼早陣子我會意亂情迷了一下。因為我們認識於戀愛大過天的時候,於是對於他,我的感覺仍然鮮活。B的話提醒我,我太清楚知道,將來無論我跟誰戀愛,都再也不會有那種原始的心動感覺。不是因為我再也沒辦法愛別人,而是因為學懂了用一種更成熟更長久的方式去愛。我知道我還是能夠很愛一個人,只是我不能回到那個脆弱稚嫩的時候,不能再遇上那種火花。
也不是一件壞事呢。
***
另一段對話。
A醫生說起他的前度對他影響有多大。而他口中說因為前度而改變的,在我看來是一種進步。A對這些改變的看法很中性,但從外人的角度來看,那確實是好的改變;沒辦法,他就是由一個不聽意見又挑剔的惡人變得平易近人,所以作為他身邊的人總是覺得好的。
於是我在想,如果她能夠讓A「變好」,我那時候大力教人分手,是不是做了壞事。然後我想到,也許有些對自己影響很大的人,命中注定是一個過客,他\她改變了自己的想法性格價值觀之類的,然後就完成了使命。所以我還是對於自己恨過愛過的人心存感恩,即使總有一些人,已經不相往來。
那天跟B聊天的時候,B問我,假如有一天,你身邊的好朋友突然考慮以你作為終身伴侶,你會怎樣?我想了一下,說,也許我會考慮這個可能性。當下我就明白,為甚麼早陣子我會意亂情迷了一下。因為我們認識於戀愛大過天的時候,於是對於他,我的感覺仍然鮮活。B的話提醒我,我太清楚知道,將來無論我跟誰戀愛,都再也不會有那種原始的心動感覺。不是因為我再也沒辦法愛別人,而是因為學懂了用一種更成熟更長久的方式去愛。我知道我還是能夠很愛一個人,只是我不能回到那個脆弱稚嫩的時候,不能再遇上那種火花。
也不是一件壞事呢。
***
另一段對話。
A醫生說起他的前度對他影響有多大。而他口中說因為前度而改變的,在我看來是一種進步。A對這些改變的看法很中性,但從外人的角度來看,那確實是好的改變;沒辦法,他就是由一個不聽意見又挑剔的惡人變得平易近人,所以作為他身邊的人總是覺得好的。
於是我在想,如果她能夠讓A「變好」,我那時候大力教人分手,是不是做了壞事。然後我想到,也許有些對自己影響很大的人,命中注定是一個過客,他\她改變了自己的想法性格價值觀之類的,然後就完成了使命。所以我還是對於自己恨過愛過的人心存感恩,即使總有一些人,已經不相往來。
Thursday, October 21, 2010
還想一個人走在倫敦的街上
Posted by
Sylvia Ng
at
3:09 PM
我對英國的記憶,就只剩下一個人在倫敦遊盪的感覺。那時候我走在泰晤士河畔,然後一個人逛Tate Modern,我在想,如果身邊有人和我分享倫敦的溫度就好了。
對英國最清晰的記憶,就是我離開住了大半年的房子,到倫敦等候回家的飛機的那一天。那一個上午,我在倫敦剪了頭髮,然後在未開始繁忙的街上閒逛。(後來我吃了早餐又跟R見了面的那些細節,在我的記憶裡都不重要。)倫敦的溫度剛剛好,像是叫我預備好旅行的心情。那時候的我,並沒有回家的自覺,甚至直到現在,我也不覺得英國只是一個我路過的地方。我知道有一天我會回去那個我生活過的地方。
在倫敦招待我的Uncle R和Auntie E來了香港,跟他們匆匆見過面,於是我想起了關於英國的一切。Uncle下個星期就要回去倫敦了,叫我好想跟著一起回去。希望下個夏天能夠去走一趟,回去那個過客的家。
愛上倫敦的清晰 愛也很清晰
雙手的溫度 填滿在心裡
縱使我們終究會是分開 記得彼此的心
對英國最清晰的記憶,就是我離開住了大半年的房子,到倫敦等候回家的飛機的那一天。那一個上午,我在倫敦剪了頭髮,然後在未開始繁忙的街上閒逛。(後來我吃了早餐又跟R見了面的那些細節,在我的記憶裡都不重要。)倫敦的溫度剛剛好,像是叫我預備好旅行的心情。那時候的我,並沒有回家的自覺,甚至直到現在,我也不覺得英國只是一個我路過的地方。我知道有一天我會回去那個我生活過的地方。
在倫敦招待我的Uncle R和Auntie E來了香港,跟他們匆匆見過面,於是我想起了關於英國的一切。Uncle下個星期就要回去倫敦了,叫我好想跟著一起回去。希望下個夏天能夠去走一趟,回去那個過客的家。
愛上倫敦的清晰 愛也很清晰
雙手的溫度 填滿在心裡
縱使我們終究會是分開 記得彼此的心
-- 藍又時,倫敦的愛情
原來學習年代,是如此的奢侈
Posted by
Sylvia Ng
at
1:49 PM
剛剛在Youtube上看了那段關於「世襲教育」的片,我感到十分心寒。
我記得我在讀小學的時候,我身邊的同學都在做額外的練習,又學琴又游水。而我讀的小學,正是那些恐怖地教快半個學年的學校。那時候我隱約地感到自己的異相,而我以為那是因為我媽工作而爸留在家裡的關係。回想起來,我的父母真是與別不同,又或者是,當時他們缺乏市場資訊。當我身邊的同學都在為入讀名中學而努力,我的父母卻從來沒有逼迫我學過甚麼。於是我唯一的成就和才能,就是臨急抱佛腳而又名列前茅的能力。直到我去考那一家著名的女校,在面試時被副校長數落得無地自容,我才知道自己的不足。可笑的是,那些「不足」,其實又不是真正的不足。作為孩子,我當然不知道哪張證書重要,於是責任又落在我父母身上。升上中學,父母仍然奉行無為而治,而我,卻因為不能忍受自己在起跑的時候慢了,於是開始打聽有甚麼證書和課程能夠證明自己。從此之後的幾年,我走火入魔地扮演從小教養就很好的孩子。
現在我發現,我本來就是跑得很慢的人,而我也原諒了父母的從容,因為他們從容,於是成就了我作為一個與別不同的人。我學會了主動爭取(又或是口甜舌滑),也因為一切都是我努力得來的,於是我能夠獨享這些成就。
我尚且能夠從一個草根思想的中產家庭走到這一步,我卻不能想像,假如我有孩子,我應該如何看待他\她的教育。當年主要的競爭在升中的時候,於是我仍然有空間和時間去審視自己,和想辦法去改善。十多年過去了,現在的戰場在升小學的時候,那是早在孩子懂得選擇和自我審視的時候。於是我發現我一直想像著的教育方針也許永遠未能實現,也許到最後,即使我多不情願,我的孩子就是得在小一以前就考到三級鋼琴、背葉慈的詩、和講一口流利的法語。但願孩子生來就是聰明得很,於是不用太痛苦就能站在起跑線上。
我記得我在讀小學的時候,我身邊的同學都在做額外的練習,又學琴又游水。而我讀的小學,正是那些恐怖地教快半個學年的學校。那時候我隱約地感到自己的異相,而我以為那是因為我媽工作而爸留在家裡的關係。回想起來,我的父母真是與別不同,又或者是,當時他們缺乏市場資訊。當我身邊的同學都在為入讀名中學而努力,我的父母卻從來沒有逼迫我學過甚麼。於是我唯一的成就和才能,就是臨急抱佛腳而又名列前茅的能力。直到我去考那一家著名的女校,在面試時被副校長數落得無地自容,我才知道自己的不足。可笑的是,那些「不足」,其實又不是真正的不足。作為孩子,我當然不知道哪張證書重要,於是責任又落在我父母身上。升上中學,父母仍然奉行無為而治,而我,卻因為不能忍受自己在起跑的時候慢了,於是開始打聽有甚麼證書和課程能夠證明自己。從此之後的幾年,我走火入魔地扮演從小教養就很好的孩子。
現在我發現,我本來就是跑得很慢的人,而我也原諒了父母的從容,因為他們從容,於是成就了我作為一個與別不同的人。我學會了主動爭取(又或是口甜舌滑),也因為一切都是我努力得來的,於是我能夠獨享這些成就。
我尚且能夠從一個草根思想的中產家庭走到這一步,我卻不能想像,假如我有孩子,我應該如何看待他\她的教育。當年主要的競爭在升中的時候,於是我仍然有空間和時間去審視自己,和想辦法去改善。十多年過去了,現在的戰場在升小學的時候,那是早在孩子懂得選擇和自我審視的時候。於是我發現我一直想像著的教育方針也許永遠未能實現,也許到最後,即使我多不情願,我的孩子就是得在小一以前就考到三級鋼琴、背葉慈的詩、和講一口流利的法語。但願孩子生來就是聰明得很,於是不用太痛苦就能站在起跑線上。
Monday, October 18, 2010
有架勢
Posted by
Sylvia Ng
at
1:54 AM
不只一次有朋友說我的樣子好惡。應該說,是有台型\氣勢。今日跟B去喝一杯的時候,我們說起上莊的陳年舊事。他說,在J和我之後的會長,都沒有會長的架勢。我笑了,然後想起,那時候的我,只是懵懂地接受了會長的銜頭,是後來踫釘了,才長出領袖的樣子。也許就是因為B說的原因,所以即使在我當會長的時候沒有特別出色的表現,E都一直記得我是前會長,而後輩見到我仍然是恭恭敬敬的。
關於氣勢和台型,我想起K一直說我適合做管人和行政的工作,因為我的樣子,生來就有壓場的力量。也許這也是一種能力和天賦,同時也是一種規限。由於我有這種氣質,於是能夠\只能夠進入某些行業。幸好那些都是我想嘗試的工作。
還是得努力用表現去說服別人我是有管理能力的。
關於氣勢和台型,我想起K一直說我適合做管人和行政的工作,因為我的樣子,生來就有壓場的力量。也許這也是一種能力和天賦,同時也是一種規限。由於我有這種氣質,於是能夠\只能夠進入某些行業。幸好那些都是我想嘗試的工作。
還是得努力用表現去說服別人我是有管理能力的。
Sunday, October 17, 2010
學習年代
Posted by
Sylvia Ng
at
6:39 PM
我終於也開始了讀董先生的《學習年代》。早年讀完了他的第一、二部曲,望穿秋水,終於等到厚厚的《學習年代》。讀了大概六份之一了。最初讀會議紀錄的部份,我真的有跳頁的衝動,但讀著讀著就讓我想起英國的日子。
在英國的日子,就是我的學習時代。過去的一年,因為人總是閒著,於是我有心有力去踏進別人的世界,跟朋友們像在讀書會裡一樣暢所欲言。我的學習年代,就是讓自己暫時離開原來的生活,以旁觀者的角度去審視自己。那是一段同時體驗親密與疏離的時光,跟身邊的人如是,跟自己如是。然後就在那個學習年代突然結束之後,我開始了工作,而也就是工作,讓我真正感受到自己的成長。
在我還沒有時間把工作的點滴寫下來之前,實習的兩個星期就已經完了。過了這些年,再一次在那種工作環境裡生活,我發現自己比從前更加珍惜能夠工作的日子。光是能夠做自己喜歡的工作,就已經是一種幸福的體驗。於是我的信念比那些想像著自己將要踏入職場的日子更堅定,我相信自己的能力,相信自己對學習的熱誠。踏入職場,也就是另一個學習年代的開始。
關於我上一個學習年代,和我在讀的書,我以後再寫。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