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說了不寫網誌,但悶的時候如何忍得了手。)
- D去了我從前暑假工作那公司應徵,她告訴我見工的過程。我聽了之後一直在想,如果我在香港,大概他們就會請我去工作啊,D所形容的其他的應徵者,都不如我曾經見過的。但我不會放棄,雖然機會少一點,但我會在英國繼續努力找工作。
- 對,我是上個星期「哽親」了。捱了一個星期痛我才懂得打電話給A(是牙科不是普通科的A)問一下會不會有甚麼事,事情倒不是太嚴重,我也自覺除了吞嚥困難和有時連呼吸都會痛之外,沒有太大的不適。現在唯有吃幾天粥水,沒有好轉我就去看醫生了。
- 「哽親」這件事沒有給我帶來太多不便(除了在呼吸困難的時候我會在MSN裡大叫好唔舒服),但卻給朋友們帶來很多歡樂。似乎現在很多人都知道我是怎麼「哽親」的,而每個人聽到的第一個反應都是大笑,笑了十句左右才問我有沒有事。其實我都不介意,最少他們聽到之後會笑,而不是「哦」一聲就算。
- 我想起我在小時候很喜歡吃龍蝦。每次爸爸賭馬贏了一點我就會嚷著要上酒樓吃飯,吃龍蝦。(現在想起來,我小時候的吃量真的很驚人。有好幾年的相片我都不想再看,因為我真的很胖。有多胖?那時候舅父有時候會叫我「欣宜」。)我從來都只挑大塊的龍蝦來吃。有一次我把大塊龍蝦放在口中想咀嚼的時候,竟然咕嚕一聲就滑下去了,卡在食道裡不上不下。有好幾秒的時光,我覺得時間停頓了,心裡盼著龍蝦滑下去,想叫救命又叫不出。幸好在那靜止的幾秒之後,龍蝦就滑下去了。自那一次之後,我就不再喜歡吃龍蝦了。
- 龍蝦事件寫到一半的時候,我突然在想,那一次好像不是爸贏馬後的慶祝,而是一次宴客。好像是因為人多,我才沒叫出來,而靜靜地等龍蝦滑下去。
- 我發現身邊有很多朋友都是能夠「共患難」的。他們在我有需要的時候都來扶我一把,但願意跟我分享快樂的人並不多。這個話題,可以容後再詳細談一下。
- 那天我打電話給A的時候,因為很久沒跟他說上話而亂說話,目的是測試他對我的耐性。首先我問他想要甚麼生日禮物(他的生日還有幾天就到)。他說沒甚麼想要的。我說,不如我把你之前訂了要我帶回香港的書寄給你做生日禮物吧?(我自己在電話旁不停笑著,而他極無奈。)然後我叫他謹記要上我網誌看看我想要甚麼生日禮物。後來我們說起午餐肉的話題,我堅持餐蛋麵要用圓形罐的餐肉,因為只有圓形罐的餐肉能夠切到半圓形的一塊。(寫到這裡,你一定想問我,是不是哽親哽到腦袋有問題。)
- 很明顯我是悶慌了。而事實證明A是一個極有耐性的人。他真的會有耐性地問我為甚麼要圓罐餐肉。
- 自從那天報紙報導了餐肉含鈉超標的報告,我就一直說著要吃午餐肉。明顯地消委會的報告給午餐肉賣了廣告。
- 最近的睡前讀物是《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》,講的是龐涓和孫臏鬥法的故事,真的很好看。這本書的好看讓我很驚訝,因為小時候我最討厭三國和戰國的故事,現在的我竟然看得書不離手。現在我喜歡上從前我最討厭的東西,時事、政治、經濟、歷史。明年我要好好讀一次中國歷史和英國歷史。(之前因為功課太忙,討論到莎記歷史劇那一陣子我一個歷史劇都沒有讀。所以我對英國皇朝的更替仍然無知。)
- 別人在讀三國演義和漫畫孫子兵法的時候,我和弟在看甚麼書呢?印象中看到同學讀三國演義和孫子兵法應該是高小到初中的時候。那時候弟沉迷西遊記。我呢,高小的時候讀翻譯的名著故事和突破系列的書,初中我最誇張是試著讀紅樓夢,和看完了張愛玲的《半生緣》。
- 初中在讀張愛玲,難怪我每一年的廣泛閱讀都幾乎不及格。
- 再讀《半年緣》是大一的事。那時候我在想,為甚麼中學的圖書館裡會放《半生緣》這樣沉重的書。或者應該問,當年為甚麼明知道廣泛閱讀是以量多取勝,我竟然跑去讀《半生緣》。
- 我一直都想念婆婆。婆婆走的那天我記得。新年的時候又想起婆婆。清明的時候都想起婆婆。回家之後一定要帶漂亮的花去看婆婆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