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April 5, 2009

初讀《小團圓》

昨晚吃飯M問起我有沒有看《小團圓》,其實我一直都想看(也早就知道有這本書),只是生活太忙亂加上「張熱」的出現使我擱置了看書的計劃,書也就一直沒買。因為心癢,今天從沙田回西環的時候,路過書店想把書買下來,看到大眾賣78大元,我就立刻轉身,踏著三寸高跟鞋也要趕去樓上書店買(結果便宜了26元,夠我買一本漫畫!)。

雖然認同M的看法,每個人都看就有話題,但我還是有點抗拒在大家都看的時候看,特別是張愛玲的書。我第一次讀張愛玲的書,是中三的時候,那時候太年輕,也讀得太急,看懂了故事卻看不懂作者的心思。上一次張愛玲的書被炒作,是《色,戒》上映的時候。當時我很討厭大家一窩蜂地讀原著,為的是想知道易先生有沒有梁朝偉那麼俊俏,和故事裡是否有說那些激烈的性愛場面。媽和我看完電影之後,在家裡找出了張愛玲全集,於是我倆便輪流讀原著。如果家裡沒有這本全集的話,我是不會為了《色,戒》去買一本的。

在小巴上讀了《小團圓》的前言,我突然發現這本書不能不讀。很久沒有讀書衝動的我渴望在晚上把它讀完,不過,張愛玲的小說,還是慢慢細味比較好吧。不想在熱潮裡讀《小團圓》,是因為想避開那些炒作的文章,特別是那些分析角色跟作者個人經歷的相似度的。其實即使是自傳,作為讀者的我們也沒辦法知道事情的底蘊,自傳也不過是作者寫自己的一部小說,當中一定有取捨、篩選和詮釋。

我還是努力讀一讀再寫《小團圓》吧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