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May 25, 2010

我不是公主(上集)

香港已經過了十二點,但英國時間現在還是五月二十四日,還有一個多小時,我就二十四歲了。在長輩眼中,可能二十一歲才是大生日,但在我的成長經歷裡,十五、十九、二十二和二十四,都有特別的意義。因為這幾個生日,都標誌著我生命裡幾個重要的階段。在那幾年裡,我做了一個又一個的重大決定。早陣子有一天我走在街上,就想著今年生日的一篇要怎樣寫。我一面想著這些年來發生的事,一面想起從前我很喜歡玩的一個電腦遊戲。

Princess Maker對很多女孩子來說應該並不陌生。這個遊戲出了一版又一版,但我仍然想玩下去,大概我是喜歡那種你看不著全局,但一步一步來重點訓練的玩法。這些年來,我對自己的要求,就像是我訓練遊戲中的女兒一樣,希望自己能夠優秀而自信。父母對我的要求,反而沒我自己對自己嚴格,而這些年來,無論遇到甚麼挫折和難過的事,我也盡量自己負起責任。如果踏出社會就代表是羽翼豐盈之時,那麼我的二十四歲,就是揭曉遊戲結果的時候。

昨晚我躺在床上,竟然想起十五歲和十九歲的生日,想得笑了起來。十五歲那一年,我中三,要面對選科,而同一年裡,經歷了人生第一次複雜的社團政治。那一年的生日,有幾位好友,包括明天來陪我過生日的A,炮製了一份很珍貴的生日禮物給我。她們叫了認識我的同輩、師兄師姐都給我寫幾句話,然後每一個人的紙條,都分別收在一個個她們造的信封裡,上面畫了跟有關寫字的人的圖畫。那時候的我,既感動又害怕,怕自己會看到不好的話,怕自己發現,有人裝作喜歡我而內心是討厭的。因為直到那一年,從我們懂得分黨分派而來,我就是被人排擠的一個。那時候的我不明白,有時候你成為被排擠的一個,不一定是因為你做錯了甚麼,或得罪了甚麼人,而純粹是,你有被排擠的素質。那一年的生日,第一次有被寵愛的感覺,但同時又覺得那份被喜歡的感覺,很易碎。然後那一年,我在猶疑不決之間選了理科,然後一讀就讀到高考了。那時候做決定,其實很憑感覺,也很受人的因素影響。(選理科,大概是因為當時喜歡的人讀理科\好朋友選了理科\聽說理科出路比較多\一位我尊敬的老師說我數學好應該會讀得來\我很害怕文科班的女生們。)

十九歲的生日,剛考完高考。那一年身邊多了一班固定的朋友(就是現在我很想念的那班每年都會給我慶祝生日的人呢),從此以後我的社交圈子裡,他們變得愈來愈重要。十九歲,也是對大學生活和未來最憧憬的日子。那時候選了一科前景很好、名聲很好的,於是就一直擔心自己不夠格,融不入那個圈子。那一年的生日,我最記得的是跟風紀隊的朋友們慶祝。記得是因為他們送我灰姑娘的檯燈,說是給我入宿舍用(燈還在,但宿舍我沒住),而那一晚雨下得很大很突然。我們在大圍吃糖水,不知道是誰收到短訊說將要下大雨,但當時還是天朗氣清。後來我們離開的時候,雨一直衝著我們來,明明我們走著的路是乾的,你卻看到十米以外下著很大很大的雨。那一晚Y抱著我的燈,跟我一起乘馬鐵回家。現在想起來,還是覺得那一晚很快樂。但我搞不懂為甚麼我們不搭的士回家呢,下次要問問Y。現在想起來,灰姑娘像是對當時的我的隱喻。在那個學系裡我覺得自己是灰姑娘,在喜歡的人面前,也是想變公主的灰姑娘。

二十二歲的生日,我寫了這麼一篇文章:

A醫生說我已經進入「十八廿二個尾」,意思是說我的花樣年華快要結束,提醒我要為自己的將來著緊一下。我想,踏入廿二歲對我來確實有特別的意義。跟我同年生的朋友都在廿二歲或以前大學畢業,然後升學的升學,工作的工作。而我,卻因為自己勇敢地/任性地為理想而活,所以要延遲畢業。因為這樣,「十八廿二個尾」對我來說是真正的關口。不是因為自己年紀上不再年青(我想說年幼),而是因為我真正需要計劃我的將來。

今年生日之前一兩個星期,我很認真地考慮報研究院的事,也突然想到自己很久沒有倚靠上帝。感謝神藉我身邊的人去提醒我要把祂的計劃放在首位。過去的一年裡,我的學業不順利,而我也不快樂。我曾經以為選擇了自己喜歡讀的就會走上平穩的路,但我卻沒有發現,自己原來被大學裡所學的理論一步步的吸引著,令我失去人生的方向。如果不是考慮讀研究院,我想,我應該不會發現自己原來變得很孤單和消極。所以呢,廿二歲就要重整方向,確定我未來的日子要如何使用。

我感恩身邊有家人和朋友一直支持我。我快樂,並不只因為你們一聲「生日快樂」,甚至是陪我過生日,而是因為我知道你們一直愛我包容我鼓勵我。你們每一位對我來說都很重要:「你」會靜靜地聽我發牢騷;「你」會很坦白地指出我的弱點;「你」總是讓我覺得自己沒做錯;「你」跟我分享信仰上的路並和我互相代禱;「你」是另一個我,總是不用多說就明白彼此的心意.....每一個「你」都讓我更瞭解自己和清楚前面的路,我真的好喜歡你們!


二十四歲,訓練公主的遊戲也到尾聲了。這些年來,我學到了甚麼,我在下集再寫。但我知道,我不是公主,也不希罕成為公主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