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January 17, 2010

大時代裡一個平凡女子的故事

一次有朋友對我說我筆下的世界不太真實,裡面的人和事都像故事舖排。我知道,朋友的話並不是批評,而是想說我看事物的角度跟大部份人不一樣。於是我在想,究竟別人在我的文字裡看到甚麼呢?

在現實生活裡,我跟二十出頭的年青人一樣,擔憂著前途,也努力地做著眼前的事。從現實主義的角度來看,我在做的事也不過是跟選擇去交流的大學生一樣,出國多少是為了完成僱主手上的checklist。當然,要說得動聽一點是自我增值,開闊眼界,開拓國際視野之類。曾幾何時,藝術對我來說都是籌碼,我學畫學跳舞都不過是想令人覺得我有涵義,閱讀不過是出於自身的不安,怕不讀語文能力就會退步,學識就會給比下去。身在英國的我,還是會關心高鐵事件,還是會跟香港的朋友談政治經濟。香港正值多事之秋,我多渴望自己身在其中觀看局勢,然而,要不是我離開了,我才不會有時間去仔細讀報,也不能抽離去看香港。其實我的心態跟大部份人都一樣,最關心的是生活,渴望安穩快樂。

也許我是有意在網誌不談政治,也不太談生活磨人的地方,於是就只剩下對生命的反思和感恩。樂觀如我,在英國也曾數度落淚,也後悔過也埋怨過,而且每天要精打細算地過日子。在英國生活短短的日子完全改變了我對物質生活的看法,以為我回港會因為物價相對地低而盡情消費,但結果我對身外物毫不心動,最奢侈的,只是買了Chanel的藍色給自己一點獎勵。往年習慣在聖誕置冬裝過節,今年只覺得身邊有家人朋友最重要。假如我執著於生活不如意的細節本身,而不去思考它為我帶來的影響,那些日子,根本不能說是經歷。於是,我能夠記錄下來的,就已經把支節刪掉。

從開始在網上寫字,我就學習保密和說故事的技巧。我的文字裡,身邊的人就是活生生的角色,因為他們,我的生活和文字才充滿色彩。我不懂得寫自己不懂的事,除了做功課之外,我不懂得用那些高深的字眼去評論。於是,身邊的人和事,就成為了我寫作的題材。我把我所理解和想像的他們寫下來,讓自己活在故事裡面。所以有些時候,當我以作者的身份抽身出來看我身在的故事,其實比無線劇更無線。

有些時候我會想推介好音樂和寫影評藝評之類的,但我發現,好的藝術作品觸動我後,我對那種感覺不能忘懷;其他的,在我看的時候我會有很多想法,但過後嘗試寫下來,就已經不是當時那一回事。受過正規訓練的我,會自然地用上那學術的口吻和矯扭造作的字眼去寫評,寫過了,我自己也不想看第二次。

我活在一個大時代,但我的世界已經這麼闊,怎能再多裝現實世界的情節呢?難怪不少朋友在讀我的文字過後,覺得跟現實裡認識的我不一樣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