興之所至,不如完成娛樂篇再讀書。雖然從小就有很多人以為我是書呆子,但事實上我大部份時間都花在看電視、看書和看動漫上。
我家的電視基本上是長開的,而我也習慣了一面看電視一面做功課。由零零年說起,那陣子應該是瓊瑤熱。我將對環珠格格的熱愛,移情到無線買入的《情深深雨濛濛》上,每天我都準時棒著飯碗在電視前追看。大概是那個時候,家裡的人喜歡北上消費,而那個時候很容易就買到一整套的台劇,於是我迷上了《流星花園》,後來媽加入了追電視劇的大隊,我們就開始了追韓劇,看完了《藍色生死戀》就看《冬季戀歌》,然後因為喜歡上宋慧喬就追《All-in》,之後連無線播的《天國的階梯》都不放過,當然還有後來很受歡迎的《大長今》。如此數韓劇,就已經數到二零零五年了。(當然,我看過的韓劇,又豈此這三數套。)看過的台劇裡,最深印象的是《愛情白皮書》,那陣子失戀,一個人在晚上看錄影哭個死去活來,多難受。另外就是最近的《惡作劇之吻》和《命中注定我愛你》,也讓我感動哭過。
至於無線出品,我記得的應該由零二年開始。《情牽百子櫃》的主題曲我到現在還是不用看歌詞。那一年還有阿旺。那時候我在預備會考,但都會準時看呂四娘。我到現在還記得《衝上雲霄》裡的佛羅倫斯,而主題曲仍然在我的playlist上。十月初五組合的《西關大少》也很好看。我記得《隔世追兇》結局的那一天,我得了那個大獎,晚上就在元朗跟大家一起追結局。當然少不了的是十年以來最精彩的《棟篤神探》。看《天涯俠醫》我開始喜歡上林峯,但那時我並不知道他的名字,我只知道他跟唐寧很合襯。之後的要看看無線網頁才記得。我記得在畫室裡聽見兩位六歲未足的小朋友在討論《胭脂水粉》的劇情。那時候還在讀法律的我,聽第一集《識法代言人》裡,汪阿姐的結案陳詞令我很頭痛,但我喜歡夏雨的才子爸爸角色。也是關於法律的有《潮爆大狀》、《律政新人王2》和《老婆大人》。當然還有經典的《野蠻奶奶》系列、《溏心》系列和《古靈精探》系列。凡是有黃子華的,我都有看。古怪演員組合的,我都會看,例如《王老虎搶親》、《東山飄雨西關晴》和《桌球天王》。數到這裡,我開始明白我的時間消失在哪裡。
書我其實看得很雜,但十年之間其實有明顯的時期之分。中二到中三是我的「中文時期」,那陣子因為受不了中文只有七十多分於是拼命看散文和小說。那時候喜歡看張曉風和杏林子的散文,並且在不知不覺之間把張愛玲的《半生緣》看過了。因為我看的書很厚,而且開始讀一類書之後就只往裡面鑽,於是每一次的親子閱讀報告我都是不及格的(ERS也是一樣)。中四之前我都不看英文書,可是中三考試過後,恩師送我一本Harry Potter 4的硬皮英國版,因為這一番美意(她以為我早就把頭三冊看完了),我硬著頭皮把四本一次過看完,於是也開始了看英文的故事書,對,是小孩看的那些。那兩年專心預備會考,其實都沒多餘時間看書,即使有時間,我看的是《十萬個為甚麼》那一類關於科學的書。會考過後我迷上了寫作,也因此開始因為自己文學水平低而自卑。往後的兩年,我拼命看那些我當時看不懂的書,唐詩宋詞我看,新詩我也看,五四時期作家的我都看,總之當時就是覺得即使讀不懂也都要讀。同時我也看上了心理學,於是讀了很多本英文版關於兩性關係的書,又讀了很多關於故事治療的。在休學的一年裡,我專注看本土文學,讀了很多董啟章、西西、王貽興等等的書。這十年間,我看過是震撼的小說,是董啟章的《天工開物‧栩栩如真》。讀的時候我正在一家藝術雜誌社裡做實習,晚上我就不睡覺都要把書一直讀。我對這本書的印象最深刻,也許不能以藝術價值的角度去跟其他書比較,只是它出現在對的時候,那陣子我剛好有能夠把書讀懂的智慧和心境去讀。後來的兩、三年看書就成為了我的工作和生活,我就沒辦法找出我閱讀的潮流了。
音樂方面,千禧年是偶像派的年代,當然我也是聽他們廣東歌長大的。那時候上網並不普及,零用又不多,所以也沒有聽歌的習慣。常聽的,都是問同學借回來,錄了MD來聽。那陣子大概很多人喜歡陳奕迅,嗯,當時《幸福摩天輪》已經是唱得街知巷聞的吧,但我卻不喜歡。那時時喜歡剛出道的容祖兒,喜歡她那首《逃避你》。後來開始花零用在音樂上的時候就買蔡依林的唱片。除了有祖兒的歌陪我長大之外,當然還有之前早就寫過的周杰倫。不太聽英文歌,除了因為J而喜歡上的Westlife之外,那隻《Coast to Coast》,一聽就已經十年,到現在還偶爾會聽。另外喜歡還的英文歌有幾首:因為玻璃之城而喜歡的Try to remember,跳舞做warm up常用的Every day I love you,現在我還在用來做鈴聲的I knew I love you。後來上了大學之後,反而少聽中文歌,愛上了Jazz和輕音樂。買了很多唱片,很多是看了電影之後喜歡而買的原聲唱片,也有法文歌。後來因為想瞭解某人喜好的關係,一聽愛上了Norah Jones、Damien Rice和John Mayer,一直到現在。對,在我的氣質音樂品味裡,確實有一個異類,那就是林峯的歌。想聽中文歌的時候,就幾乎只聽他唱,一隻一隻唱片的聽下去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