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March 10, 2010

別(令)人覺得你聰明

跟A聊天兩晚的結論是,哇,真的不能跟他說太多說,一說就停不了。(笑)上次聊天過後,本來是有些東西想寫的,想想過後,似乎還是不寫出來比較好。

話說上一次A談及他可愛的另一半和他母親,說她是是他所知道,最聰明的女人。他這句話,觸動我敏感的神經,我開始在想,不公平呢,為甚麼從來朋友數聰明的女生我都不在列上呢?感覺上每次我做了一個我覺得超級聰明的事情,又或是極速學會一些高難度動作,跟人說時大家的反應都會是,哦,做得不錯呢,彷彿我早就學會了那件事一樣。有時候我像小孩子一樣,喜歡有人摸摸我的頭,讚我是小天才。

昨晚跟A說這些想法,才發現原來從前自己很努力去掩飾自己做過的聰明事,又用這些聰明事,去構造跟其他人的距離,讓人覺得,我從小就是受那樣嚴格的訓練,寧願讓別人覺得我是千金小姐,都不願意讓人被我的聰明事嚇跑。聰明的A,說聰明還是不是公告天下比較好,因為會對身邊的人構成威脅,影響跟別人的關係就不好了。(於是,我認為是我聰明的證明,我就不寫出來了。不寫出來,就沒有人知道我是否真的很聰明,呵。)

也許我在乎別人的讚賞,是出於渴望被瞭解。我想有人知道我甚麼時候在耍聰明,甚麼時候真正很努力地去爭取一些想要的。假如有能夠洞察一切的人在身邊,他\她就會懂得在我喊辛苦的時候知道我在撒嬌還是快將倒下來。這陣子讀碩士,我花了很大力氣才讓人明白,我是真的累了。

2 comments:

Miss Plum said...

當中的分寸又該如何拿捏呢。

Sylvia Ng said...

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,就是因為我偶爾會因為不被理解而覺得寂寞,於是我就想,究竟能否調整自己給人的印象,而令別人更明白那個,比較貼近自己所認知的自己。其中一樣我能夠想到的,就是要學懂甚麼時候表現小聰明無傷大雅,又不會揭盡自己的底牌。這個平衡點,我想,大概像是在問一個玩單車的人,轉彎的時候要向下靠甚麼角度,是一個不能量化的答案。大概是憑經驗和感覺吧,再加一點點勇氣去嘗試跌倒。我就是太怕跌倒和尷尬,從前就把自己放在不能跌倒的位置。